您当前的位置 : 每日甘肃网  >  甘南  >  碌曲县

记碌曲县阿拉乡博拉村党支部书记拉毛才让

 2018/06/19/ 08:53 来源:甘南日报 记者李建舟 马保真

锅庄之乡决胜脱贫系列报道之二

小康路上的“领头雁”

——记阿拉乡博拉村党支部书记拉毛才让

  记者李建舟 马保真

  黑黝黝的皮肤,高高的个子,黑发间夹杂着缕缕银丝,宽大的脸盘上刻满了岁月的纹理,微眯的眼中充满了坚定和希望。这就是55岁的拉毛才让。从2002年7月担任阿拉乡博拉村村党支部书记至今,他用行动展现了自己能干敢干的一面。十多年来,凭着对乡土的热情、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,把老百姓的事当成自己的事,一心扑在村级事业上,将博拉村打造成村民心中的小康村。

  “当村干部一天,就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,对得起岗位工资。”话语虽朴素,但他却用实际行动践行基层村干部踏实肯干、心装群众的精神,诠释一名共产党员的可贵品质。

  博拉村位于碌曲县阿拉乡,全村共有1013户,6个村民小组,主要的经济来源是蕨麻猪养殖和青稞燕麦种植,因为自然条件的限制,这里曾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小山村。然而自拉毛才让担任村支书以来,在他的带领下,博拉村立足村情实际,打造有力村班子,抓住发展“牛鼻子”,大力发展特色产业,鼓起了村民们的钱袋子。“作为支部书记,只为群众解决难题是不够的,最重要的是带领群众脱贫致富,让群众过上好日子。”拉毛才让说。

  他鼓足干劲,因地制宜“甩穷帽”

  “村情怎么看?落后怎么办?脱贫怎么干?”脱贫攻坚工作中,拉毛才让多次召集村干部、党员、群众代表召开座谈会,研究精准脱贫的好办法。有的党员提出,可以利用洮河沿线的气候优势发展青稞、燕麦种植,贫困户可以通过流转土地、经营种植、基地务工等多种形式就近增收,在得到群众和乡党委、政府的认可后,拉毛才让说干就干,带领群众种起了青稞和燕麦。

  面对吾乎扎自然村的贫困现状,拉毛才让带领村“两委”班子依托帮扶单位和乡党委帮扶支持,主动调整产业结构,将发展种植业作为脱贫发力重点,扩大种植面积,提高群众收入。立足本村的自然优势,大力发展养殖业,带头成立阿拉乡部落蕨麻猪养殖专业合作社。积极动员贫困户入社19户,带动贫困户4户24人,通过大家分散养殖,最后由他统一按照市场价格收购,统一销售,年终每户增收达到3000元以上,对蕨麻猪售后赚取的差价,统一购买青稞种子,发放给贫困户,每户300斤,鼓励群众扩大青稞种植规模。为全面打通当地群众酥油销售难、价格低的问题,他通过多种渠道,与外界联系,去年全年共收购全村群众酥油13000多斤,统一销售到拉萨,共收入3.9万元,既拓宽了群众的增收渠道,又增加了群众收入。同时,他还积极组织乡村富足劳动力多次实施劳务输出工程,动员广大群众外出打工,增加收入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在他们的努力下,去年有相当一部分人外出务工,广大群众在看到效益后,今年博拉行政村有90多人到兰州、内蒙古务工,群众收入增加,生活逐步改善。

  他抢抓机遇,辛勤描绘“小康村”

  2016年全州生态文明小康村实施以来,全县公路沿线的村庄都发生了翻天翻天覆地的变化。眼看着其他村子一个个旧貌换新颜,齐步奔小康,拉毛才让看着自己所在的吾乎扎自然村,心情复杂。他多么希望自己所在的村子也能尽快实施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,全村的基础设施能够得到改善。由于群众观念落后和信息闭塞,大家对生态小康村建设的理解不够深,所以全村的改造工作一直停滞不前。每次到迭部、舟曲、碌曲尕秀等地观摩学习时,他都拍好多漂亮的照片,回来给群众一一进行讲解引导,可群众还是不能接受,说照片上的东西不够可靠。此时拉毛才让感到压力重大,但他明白,越是在困难的时候,就越要经受住考验。他没有气馁,鼓励群众要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,要想面貌有变化,一定要行动起来,只有苦干才有奔头。

  怎样才能调动全村人改善居住环境的积极性,争取项目支持?左思右想,拉毛才让决定自己先干,边干边影响群众跟自己一起干。2017年,拉书记自筹3.5万元资金对自家小院进行“生态文明小康村”标准的改造,先是实现“人畜分离”,把原来养在马夯一楼的牛羊、猪仔全部放到村子外建的养殖暖棚里;把原有马夯一层改成储物间;对原有柴草房进行整治利用,改成储物间、小卧室;保持原有木结构建筑,对结构进行加固,砌砖墙,改门窗,改洗澡间、卫生间;给自来水加建了卫生房,清洁又保暖。房屋内部进行细化装饰,对马夯入口装修处理,加木板,马夯内部整理得井井有序,整洁如新。

  经过一番努力,居住环境改善了,思想观念改变了,在今年的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过程中,群众争相效仿,“原来我的家也能变成这样”“老马夯也能改出新花样,不一样”,村民们眼见为实,有了改造居家环境的新方向。

  他心存公正,精准识别“贫困户”

  “当好书记,必须要有一颗公平公正的心。”拉毛才让经常说。作为一名贫困村党支部书记,在扶贫攻坚路上如何精准识别扶贫户,如何将群众矛盾及时化解,是检验党支部书记是否合格的标准。

  “不能因为是亲戚,就可以走后门,要做到公平公正。”拉毛才让这样告诉村“两委”成员。博拉行政村人口多贫困面大,群众难免意见不一致,群众工作很难开展。他在精准扶贫户的选定、评议、公示、项目落实上始终用一颗公平的心,苦口婆心地做群众思想工作。为了精准识别扶贫对象,他带头进行全面入户调查,在详细了解村民生产生活现状的基础上,逐个自然村召开了村民小组会议提议审核,多次召开村“两委”会商议票决,最后确定贫困户,并张榜公示进行全程监督,然后报乡里、县里审核,确保公平、公正、公开。

  根据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吾乎扎自然村农户进行排名,按照反向识别扶贫户对农户进行筛选,全村选出贫困户19户,做到选户精准,公平公正。

  拉毛加一家有五口人,两个孙子还小,只有两三岁,女儿和女婿都是哑巴,偌大的家全靠他养的十几头蕨麻猪支撑。拉毛才让了解到这一情况后,列入初步筛选的名单,在召开的村民代表大会上,拉毛加一家被选为贫困户,拉毛加高兴地对邻居说:“非常感谢我们的拉书记。”

  他一心为民,书写时代“好书记”

  在今年的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过程中,他主动从群众最盼、最愿、最急、最难的事情做起,尽心尽力为群众办实事、办好事,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。

  “村干部就得一心一意为群众。”吾乎扎自然村共47户,318人,人口多事务多,人们常说,支书是村里的当家人,除了村里各种日常事务以外,今天邻里吵架,明天矛盾纠纷,下雨时贫困户的房子漏不漏雨,下雪了困难户能不能取上暖,每件事他都记在心头上。当家人就得为每一个家庭成员着想,对每一个家庭知冷知热。多年来,拉毛才让时刻把乡亲的冷暖安危挂在心上,把群众的事当成个人的事来办

  今年,生态文明小康村在吾乎扎村正式启动了,列入建设计划的有“七改”、围墙大门改造、巷道硬化、安装路灯、修建广场等项目。在“七改”工程上,虽然有政府补助,但好多村民还是没钱修,还有个别村民根本就不愿修;在巷道硬化、修建广场等工程上,有些群众害怕伤到自己的院子或土地,也会出手阻拦……随时都有困难和矛盾摆在拉毛才让的面前,他最多的一天处理过6到7件矛盾纠纷。为做通村民的思想工作,他多次深入到村民家中,给村民摆事实讲道理,直到说通为止。对于没钱修的村民,他多次跑到镇政府、县上协调有关资助贷款,为减少建设材料的成本价,他多次赴临夏、兰州进行统一采购,将群众的投入降到最低,只要他能想到的办法,他能解决的问题,他都会毫不余力地去做。

  多年来,拉毛才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,撑起了博拉村脱贫致富的一片天,得到了上级和村民的一致好评,演绎了好支书的精神风采。2011年,他被甘南州委、州政府评为“甘南州优秀人才”,2012年被省司法厅授予“人民调解能手”荣誉称号。

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

1、凡注有“每日甘肃网讯”或电头为“每日甘肃网讯[XXX报]”的稿件,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,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;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“每日甘肃网”,并保留“每日甘肃网”电头。

2、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
新闻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