锅庄之乡决胜脱贫系列报道之三
——碌曲全面改造拆除农牧村危旧房工作纪实
记者李建舟 马保真
走进碌曲县尕海乡尕秀村,整洁的砖瓦房、宽阔的水泥路、闪闪发光的太阳能路灯,彻底颠覆了人们传统印象中的牧村。
在尕秀村交巴加家中,客厅、卫生间、卧室布局合理,藏式家具、沙发、液晶彩电样样俱全。交巴加说:“以前,总是看见给干部修房,谁能想到,现在政府给群众盖新房,如今我们的生活不比城里人差。”
这是牧村群众告别危旧房,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的一个缩影。
昔日期盼如民愿
在碌曲县尕海乡波海村,53岁的村民愣木考正忙着整理新房院落里的杂物。
愣木考一家6口,之前一直住在在不足40平方米的土坯房里。土房年久失修,房顶多处漏雨,墙面也有不少裂缝,一遇雨天,漏水透风。勉强修补过几次,还是没有解决根本问题。拥有一间遮风挡雨的坚固房子成了全家的期盼。
“2017年,随着危旧房改造项目的实施,住新房的梦想终于实现了。”愣木考指着眼前的新房说。
走进新房,弥漫着木头的香味,房间已经装修完工,橱柜和窗户装饰上了精美的镂空花纹。房屋共有四间,房子是汉藏结合的样式,房身是藏式木结构,房顶是尖顶的彩钢瓦,既美观又实用。
去年初,碌曲县确定了2017年第一批农牧村危房改造计划。愣木考得知消息后提出了申请,当村委会告诉他已经成功申请到了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时,他顿时乐开了花。这份“大礼”初步解决了建房的资金问题,他马上动手筹建房子。一家人起早贪黑,挑沙、运砖、施工,期盼早日住进新房。“有了新房子,再也不用担心坏天气,可以安心放牧,早日脱贫致富。”站在自家院里,对比着大门口新旧两处房,老愣一脸笑容。
惠民政策暖民心
改的是房,暖的是心。农牧村危房、城镇棚户区改造及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,是近几年政府承诺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内容,也是全力脱贫攻坚的的重要举措。农牧村危房和城镇棚户区改造工作涉及面广、政策性强、工作量大,为切实做好农牧村危房改造工作,把群众梦寐以求的好事办好,碌曲县坚持因地制宜保护修缮。根据改造对象的房屋情况、经济情况和个人意愿,采取集中新建、分散新建等改造方式;对确无能力建房并有代建意愿的特别困难群体,由乡镇、村组织技术可靠的施工队伍代建,对有人居住整体质量较好的危旧房,确实无力拆除建新的,可对危旧土坯房进行维修加固。同时,根据特殊的危旧土坯房改造对象予以不同程度的补贴。
今年碌曲县改造工作目前已进入组织实施阶段,各乡镇已将任务落实到村、户,与农民签订了危房改造协议,正全面开工建设,全县2018年C级危房改造户共292户,与各乡镇全部签订了《2018年农牧村C级危房改造及存量危房排查工作目标责任书》。
一户不落保民生
近年来,碌曲县将农村危房改造和棚户区改造工作作为提高农牧民生活品质、倡导现代生活理念的有力举措,农牧村危房改造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。自2009年实施农牧村危房改造工程以来,全县共实施农牧村危房改造8424户,累计投入财政资金7421.8万元,2017完成棚户区改造任务3200户,其中改、扩、翻建2070户,货币化安置1130户,总投资6.16亿元,使一大批群众的住房条件明显改善,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有效保障。在改造过程中,该县始终坚持“因地制宜、科学规划、政府主导、农民自愿”的原则,改善了居所与环境、提升了他们对生活的希望与憧憬,得到了群众的广泛拥护和支持。农民感慨:“感谢党的好政策,我们从心底里感到高兴!”
农牧村危房和棚户区改造是党和政府的亲民之举。在工作推进中,需要做到考虑群众需要,听取群众意见,尊重群众意愿,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。各乡镇要将这项接地气的工程落到实处,重点抓好质量监管、落实补助资金等工作。同时在棚户区改造过程中,量体裁衣,与景区周边的村子,统筹规划设计,整体进行改造,并与发展乡村游、农家乐等相结合。通过面上整治、细节修饰、局部点缀,最大限度地保留乡土气息、民族特色和传统文化。
目前,农牧村危房和棚户区改造工作正紧锣密鼓地推进,新一轮危房改造将让更多“危房户”绽放幸福的笑脸。牧家主人笑谈小康生活的图景迭次展现,流溢出宜居和谐的气象,一个个富裕、美丽的农牧村展露俏丽容颜,正成为大美碌曲的绚丽色彩。
相关新闻
- 2013年01月22日合作市投入近2亿元兑现亲民承诺
- 2013年01月21日合作26件实事让农牧民得实惠
- 2013年01月17日合作市实施差异化补助改造7800户农牧户危旧房
- 2012年12月05日碌曲残疾户喜领危旧房改造补助金
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
1、凡注有“每日甘肃网讯”或电头为“每日甘肃网讯[XXX报]”的稿件,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,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;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“每日甘肃网”,并保留“每日甘肃网”电头。
2、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