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 : 每日甘肃网  >  甘南  >  舟曲县

舟曲“三变”改革变出真金白银

 2018/07/04/ 08:41 来源:甘南日报 记者王力 通讯员韩爱军

从耕者有其田到耕者有其股

舟曲“三变”改革变出真金白银

  编者按:2017年以来,我州稳步推进农牧村“三变”改革,取得了初步成效。日前,省委书记林铎对全省脱贫攻坚及产业扶贫工作作出批示:“要结合农村‘三变’改革,构建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,壮大村集体经济,激发脱贫攻坚的活力。”大山深处的舟曲立足实际,以“三变”改革为契机,因地制宜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,认真做好品牌打造、产销对接等工作,实现了贫困户稳定增收,在产业扶贫上走出了自己的路子。

  记者王力 通讯员韩爱军

  舟曲立足于良好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特点,紧抓“三变”改革试点工作机遇,以省管党费专项扶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为契机,推动资源分散化向资产集约化转变、资金保值型向股金增值型转变、产业单一型向合作共赢型转变,“三变”改革步入快车道,成为脱贫攻坚奔小康的有力抓手。

  鸡苗入股:集中托养,降低风险

  从岭藏鸡属珍贵家禽,只生长于青藏高原的半农半牧区,养殖潜力大、经济效益好。

  舟曲将从岭藏鸡养殖列入脱贫攻坚产业之一,鼓励各乡镇、村组积极探索养殖模式,并从政策和资金上给予大力扶持。

  东山镇谢家村东盛养殖专业合作社,占地面积2860平方米,拥有半机械化的规模饲养厂房和设备,饲养从岭藏鸡10万多只。合作社负责人谢村选,被老乡称为藏乡江南“鸡司令”。

  过去,为了扶持全县从岭藏鸡产业发展,先由合作社孵化鸡苗,然后发放到贫困户手中。但因从岭藏鸡的生长环境独特、养殖技术要求高,而许多乡镇和村子的养殖户大都缺乏养殖技术,成活率和出栏率极低。

  “三变”改革试点工作开展以来,谢村选在充分尊重贫困群众意愿、切实保护好群众利益的前提下,率先打破乡镇与乡镇之间、村与村之间的地域限制,尝试推行打破区划、多元合作的“托养分红”模式。贫困户将鸡苗作为资产入股,成为合作社股民,待鸡苗成活出栏,销售盈利后,按比例分红。

  2018年4月24日,东山镇谢家村东盛养殖专业合作社实现分红,89户预脱贫户分红7.56万元。

  “鸡苗入股托养分红,减少了养殖户的家庭负担,增加了贫困户的经济收入。”谢村选说。

  土地入股:盘活资源,联合联营

  峰迭镇嘎麦诺村,地处白龙江沿岸的河谷地带,气候适宜,土地资源较丰富,交通便利,城郊经济发达。

  2017年11月以来,嘎麦诺村立足村域无公害蔬菜和水果基地建设实际,充分发挥峰迭新城辐射带动作用,在遵循市场经济的基础上,以“三变”改革为契机,大力推广“村集体+合作社+贫困户”的产业发展模式,按照“党委引导,支部牵头,农户入股”的发展思路,成立了包括7户贫困户在内的嘎麦诺村种养业农民专业合作社,由村党支部书记闵沙要负责。

  合作社成立后,在省管补交党费专项扶持和县镇两级的大力支持下,通过土地流转,建设樱桃、草莓采摘园项目。村党支部依法盘活了岭草坝近11亩闲置荒地,采取农户土地入股、扶贫资金入股的方式,进行联合经营。农民不但有分红收入,还能就近务工按劳取酬。村集体经济持续发展壮大,有力带动了贫困户创收增收。

  2018年5月,已为按劳取酬的7户贫困户发放工资报酬1.1万元。采摘园项目完全建成后,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5万元左右的经济积累。

  “通过采摘园项目建设,可为农民支付土地租金、提供就业岗位;也能带动更多的乡镇通过调整产业结构,发展现代高效农业,增加农民收入。”村党支部书记闵沙要说。

  土蜂入股:能人领办,互利共赢

  卧欧诺村地处县城300公里外的博峪镇。过去,卧欧诺村生产生活水平低下,产业结构相对单一,群众收入来源主要依靠纹党等中藏药材种植。毁林开荒种植药材,使生态环境的承受力达到了极限。

  村党支部书记薛代花经过不断探索,在多方征询村民意见建议后,将土蜂养殖作为产业转型的突破口。2014年11月,卧欧诺村永安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。为了把土蜂养殖产业做大做强,薛代花到兰州、陇南等地的农业博览会、农产品销售中心了解行情,掌握信息。她紧抓“三变”改革机遇,深入各家各户,动员群众用零散养殖的土蜂入股。在她的努力下,合作社有8户贫困户入股,发展了近200箱土蜂。邀请天水西联蜂业有关专家,对入股蜂农进行养殖技术培训。2017年6月底,合作社挂靠天水西联蜂业,把博峪纹党花蜂蜜推向了更广阔的市场。

  “以打造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,以产销对接解决产品销路问题,极大地降低了养殖风险,确保了贫困户稳定增收。”藏族女支书薛代花说。

  按照与贫困户签订的分红协议,2018年5月,8户贫困户人均分红1000元,极大地带动了贫困户的入股积极性,增加了贫困人口的经济收入。

  昔日扶犁耕田,今日入股分红。舟曲“三变”改革让死资产变成活资产、让农民变成股民,成了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、增强脱贫稳定性的有力抓手、激活农村要素资源的关键一招,解决了村集体“无本办事、无业成事、无人管事”的难题。

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

1、凡注有“每日甘肃网讯”或电头为“每日甘肃网讯[XXX报]”的稿件,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,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;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“每日甘肃网”,并保留“每日甘肃网”电头。

2、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
新闻排行